看你买的是什么基金了,如果是股票式基金,那就要多关注一些。如果是混合式的基金,那就可以少关注↑一些。如果是货币式基金,那就几乎不用关注,等于是存银々行一样。一般基金都是长线投资的,每个季度去看看就∞可以了,股票式基金要多关注一点,每一到两个月看一下吧,如果看到☆走势一直不好,那就要考虑赎回基金了,一般情况下基金净值如果下降不多就没关系,因为基金净值的走势是周期性变化的,一般情况不会有太大变化。
我想,刚进入金融市场的人,大多数人最先接触的是基金。包括一开始看的理财之类书籍都是讲投资基金会有什么样的好处等等,当然,我也经历这些。
最开始的时候是看了√本理财书籍,说每个月定投多少资金进去,然后按年复利百分之二十计算,我二十年后会有多少钱。当时真是心动,就按这方法去操作了。
结果没一两年就受不了了,怎么收益∞并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且还亏损呢?我就开始怀疑这样的方法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我一路走到底,花掉二十年的青春又得不到想象中的回报怎么办?其实这跟中国人的处世原则有关,应该说,中国人更注重的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投资也偏向于短期就要看到效果。但西方人不同,他们喜欢长期投资,例如生物、信息等技术,也许一辈子都看不到什么成果,但他们就是喜欢这样。这是东方人与西方人在理念上的不同。
当渐渐意识到这点之后,我就偏向于开始自己投资股票,且偏向于短线,因为一个人不管做什么,都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去发展,才有可能取得成效。当我渐渐对金融产品有深入的理解后,我果断的卖出基金,再也不会碰这玩意了。
因〗为我发现,中国设立基金的本质,很大程度上在于是为了IPO的发行当托。基金公司的买卖原则并不在于公司好坏,只在于仓位多寡,仓位重了,就把完成发行的IPO卖掉,留出资金为新的IPO做准备,试问基民如何能赚到钱?想一想,你把钱交给这样一个只为了相关利益集团服务而不是为了你的机构去打理,你能放心?
一个在军队的朋友说过一句经典,如果你遇到敌人,绝不能逃跑,因为这样你就把背后留给敌人从容对你进攻,你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了。套到这个市场上来说就是,自己的钱自己投资,不管是输是赢都是你自己做的决定,至少你把命运握在了自己的手上,而不是交给别人去挥霍。
一两年的话,不管可不行,因为会有←风险
基金是拿大家的钱去买股票,而且是买很多只股票,所以基金的走势是和大盘相近的。
如一两年不管它,但如正好碰上了→大盘大跌,就如2007年从6000点跌到2008年年底的1600多点。
当然,这只是可能。
市场一直是动态变化着的,每天都有太多的因素左右着市场的走势。除了定基金之外,基金定投的关键还在于定时和定额,很多机构都告诉投资者定投的妙处就在于可以抹平市场波动。当市场低迷的时候,很多人克服不了自己的恐惧之心不敢投资,当市场高涨的时候,很多人又抑制不住自己的贪婪之心不收手投资,基金定投可以让投资者不用去考虑入市或离市的时间点。长年平均下来,定投虽不可能总在最低的成本点入市,但也不至于在最高的成本点入市,这样就可以长期跑赢市场。但是,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实际情况或许不如那么理想。我们说,市场】的走势无外乎上涨、下跌№和震荡三种:对于一个单边上涨的牛市,基金定投无疑是逐步抬高了入市成本;对于一个单边下跌的⊙熊市,基金定投只是不断扩大了投资损失;对于一个震荡市场而言,定投的周期和市场震荡节奏紧密相关,极端情况下也有可能会发生总在高点入市的情况。
你的本金是7200元,3年后看股@ 市的涨幅,预计会翻一番,当然还要看你买的基金水平怎么样,至少是1万多块吧。
赶紧出手,基金只是暂时性回暖,能不赔真是你运气好,赶紧出手吧。
年底肯定又下去了。我好几个朋友都被基金坑苦了。